《一年讀經計劃》
第二週
經文:創世記6~24章
《挪亞,亞伯拉罕,以撒的故事》 |
我們研讀創世記,很快便會明白,『創世』並不是書卷的主題,因為記載『創世』的篇幅,只佔前面二章,其餘的都是記載其他的事件。而且,釋經學者都同意,創世記前十一章只是書卷的導言,目的是要引入第十二章至五十章的主題。創世記的主題是甚麼?創世記的中心內容,圍繞著四個人物:
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約瑟。這四位人物有何共通點?他們身上都帶著神的《約》:『我必賜福給你,叫你的名為大,你也要叫別人得福…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創十二2~3〕神對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都多次重覆這約,而在全地大饑荒時,神藉約瑟使各地的人有糧可吃,生命得以保存。
研讀四人的生平,不但叫人驚訝於神的信實,而且突出上帝奇異的『恩典』,全是恩典。
- 第一至十一章:引言
➲主要事件:
- 上帝造人—帶著使命的創造
- 始祖犯罪—人要如何能知道善惡
- 亞當之後裔—由創造至毀滅,恩典存留
- 神與人立永約—不再有洪水毀壞全地
↳《失敗中的恩典》
- 第十二至二十五章:亞伯拉罕的故事
➲主要事件:
- 上帝與亞伯拉罕立約:漸進式的啟祘〔十二1~3;十五1~7;十七1~14〕
- 所多瑪,蛾摩拉的故事
- 耶和華按著先前的話,眷顧撒拉—以撒生
- 神試驗亞伯拉罕—信心的實際
↳《使無變為有的上帝,蒙恩者的信心》
經文重點內容:創世記六至廿四章 |
- 由於人類極度的敗壞,神降洪水消滅地上的一切生物。當時的有人有三方面的問題:第一,人在婚姻上不敬虔,神的兒子竟然要人的女子為妻,選擇的標準是美貌而不是信仰;第二,人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第三,地上充滿了強暴。神只拯救了義人挪亞一家和潔淨及不潔淨的生物各從其類。洪水後,神與挪亞立約,永不再用洪水滅地,並立虹為記。〔創六至九〕
- 天下的人聚集,要建築巴別塔,塔頂通天,為要傳揚他們的名。神變亂天下人的言語,使眾人分散在全地,所以那城名巴別〔變亂之意〕。〔創十至十一〕
- 亞伯蘭蒙召離開吾珥往神所指示的地去。神應許賜福給他,他的後裔成為大國,地上萬族也要因他得福,這就是『祝福循環之約』。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創十一至十五章〕
- 撒萊苦待亞伯蘭的妾夏甲,但夏甲給亞伯蘭生了以實瑪利。神易亞伯蘭〔尊貴之父〕名為亞伯拉罕〔多國之父,萬民之父〕。亞伯蘭本是一個無兒無女的人,原配一無所出,但神將使他擁有無數後代,成為多國之父。
- 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故事由亞伯拉罕的姪兒羅得,引至所多瑪與蛾摩拉兩城的毀滅。作者在過程中,不但表達了亞伯拉罕與神的親密關係,亦藉羅得的結局,讓讀者思想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敬拜上帝的人怎樣才能在濁世中持守對耶和華神的信仰與聖潔的生活,免去上帝忿怒的刑罰?亞伯拉罕怎能做得到,而羅得卻在信仰中跌倒?而在兩者之間,出現了一位神秘人物,就是新約希伯來書所稱『無父,無母,無族譜』〔參希伯來書第七章〕,而他接受亞伯拉罕十分之一獻呈的麥基洗德。這人的出現,值得讀者好好思想。
- 以撒按著神給亞伯拉罕的應許生,神卻要亞伯拉罕將以撒獻為燔祭。作者希望讀的人思想:年邁得子的亞伯拉罕怎會這樣輕易就肯把所愛的獨生子獻作燔祭?〔答案參希伯來書十一17~19〕。因為亞伯拉罕的信,耶和華應許賜福亞伯拉罕,重申祂要藉亞伯拉罕使地上萬國都得福的應許。
每日讀經思想問題 |
- 第六至第九章:『挪亞的故事』
- 挪亞是個義人,在當時的世代是個完全人。『完全人』是『純全』或『健全』的意思,根據當時的標準來說,他和其他人不一樣。聖經中的『義人』並非代表完全無瑕庇〔只有一位完人,就是耶穌基督〕,而是指一個敬畏神的人。世界在神面前敗,挪亞卻在神面前存敬畏的心過日子。兩類人,兩條道路,結局有何分別呢?你願意作那類人,走那條路呢?
- 為何神降洪水毀滅全地時,卻保守了挪亞一家?神為何與挪亞立約?神與挪亞立的約是甚麼性質的約?挪亞有甚麼反應?
- 挪亞在洪水來臨前,按著神的命令,建造方舟,帶著全家和其他動物,各從其類,進入方舟。這事預表甚麼,對今日的基督徒有甚麼提醒?
- 挪亞出方舟後,他便為耶和華築子一座壇,在壇上獻祭。神作了甚麼樣的應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至第十一章:『挪亞家譜與巴別塔』
- 作者記載挪亞的家譜,指明他的後裔開始分開居住,各隨各的方言宗族立國。『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分為邦國』一詞用了四次〔十5,20,31,32〕明顯是本章的重點之一。這分開是人類從『聚』到『分』開始。從此,人就沒有真正的『聚』過,直到在耶穌基督裏真正的『合而為一』。在教會,家庭裏,甚麼才能使人真正合而為一呢?你的領受如何?
- 巴別塔是那時人嘗試同心合力使的一件事,這事的性質及動機是甚麼?為何神變亂他們的口音,以致他們言語不通而停工?根據第十章記載,那時已有不同的方言,但仍能彼此明白。巴別塔的建築是令天下人的言語成為溝通阻隔的開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二至第十四章:『神呼召亞伯蘭』
- 亞伯蘭順從神吩咐,離開吾珥往迦南地去。這看來容易的行為,在當時是想像不到的冒險,是完全捨出去的順服。因為水與糧食在當時得來不易,既然吾珥已經有水有糧,離開完全區往那不知道的地方去,不是人憑理智認為可行的事。神的命令帶著應許,這應許是甚麼?為何亞伯蘭肯去?
- 神給亞伯蘭的應許,與他所立的約是『恩典循環之約』。請解釋這意思。
- 亞伯蘭也有信心軟弱的時候。當他因饑荒帶著家人下埃及,害怕埃及人搶奪他貌美的妻子殺害自己,便要求妻子認他為哥哥。這是半真半假的話,撒萊真的是他同父異母的妹妹,但也是他的妻子。若不是耶和華伸手介入,亞伯蘭以後的歷史便要重寫了。這事給我們甚麼教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五至第十七章:『神與亞伯拉罕立約』
- 事實上,這段經文中的約與上文第十二章神對亞伯蘭的應許是一樣的。神與亞約蘭立約,亞伯蘭的反應是甚麼?
-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這話是也麼意思?〔十五6〕
- 神為以色列人男丁嚴格設立割禮,是神與他們立約的證據,必須遵守〔十七9~14〕。割禮有何意義?為何新約基督徒不必受割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十八至第二十章:『所多瑪與蛾摩拉的毀滅』
- 亞伯拉罕怎樣為所多瑪祈求?結果如何?亞伯拉罕對罪惡之城的態度,怎樣成為今日基督徒對未信者應有的態度?
- 羅得的遭遇,對我們有甚麼驚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廿一至第廿四章:『應許的以撒』
- 以撒按著神的應許出生。作者清楚表明,以撒出生乃是神『眷顧』本來沒有生育的撒拉。但後來撒拉看見女僕夏甲所生的兒子以實瑪利和以撒戲笑,竟然違反當時的法律,要亞伯拉罕把夏甲兩母子趕走。神怎樣插手干預這事?這事讓你對耶和華有甚麼新的認識?
- 神對亞伯拉罕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二十二1~2〕。注意神用了不少字句,提醒以撒在亞伯拉罕的心目中之特別地位。你肯將最寶貝的獻給神嗎?為何亞伯拉罕又肯呢?亞伯拉罕願意獻以撒背後的原因,列明在新約希伯來書十一17~19。聖經作者稱之為『信』。你也願意這樣『信』神嗎?
- 第廿四章是亞伯拉罕差遣僕人為以撒娶妻的故事。老僕人用也麼方法尋求神的旨意?利百加的父親彼士利和哥哥拉班怎樣回答僕人的要求?這如何回應第廿四1,『向來在一切事上,耶和華都賜福給他〔亞伯拉罕〕』?
- 以撒娶了利百加後,愛她。聖經作者註明,『以撒從他母親不在了,這才得了安慰』〔廿四67〕,這話何解?以前這樣的婚姻,雙方可以相親相愛甜密過一生;反觀今日的婚姻,自由戀愛,竟然破裂居多。為甚麼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