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讀經計劃》
第七週
經文:利未記4~23章
《潔淨禮儀的建立》
利未記不是本專講述利未人的書,而是繼出埃及記之後,神給以色列人在生活和信仰禮儀上應當持守的準則。利未人在廣義上也包括祭司,因為亞倫的子孫是屬於利未支派的。然而,實際上,利未人是指祭司以外的利未支派。利未人雖然實際參與會幕的事奉,是專職的事奉者,但與祭司比較,他們只處於一個從屬的地位。 利未人主要分為三個家族:哥轄,革順和米拉利〔民數記第四章〕。對於管理和運送會幕,每一個家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責任。以色列人起行時,祭司收拾並蓋好會幕中器具傢具,然後哥轄後裔負責扛抬,革順後裔負責管理運送罩棚和幔幕,而米拉利的後裔負責扛抬和安裝會幕骨架。祭司負責運送神的約櫃。利未人執行會幕職責者,年歲必須在25至50歲之間〔民數記 8:24-26〕
雖然利未人在祭祀及會幕中的職責多是宗教信仰日常瑣事,但他們在以色列的宗教信仰中有十分重要的角色。律法要求所有頭生的,包括頭生的兒子,都要歸耶和華,以記念出埃及時殺長子的事蹟。利未人在宗教上的角色就是代替以色列人一切頭生的長子,歸給神〔民數記 3:11-13〕。在摩西時代所進行的人口普查中,以色列人的長子數目超過了利未人的總數,於是以色列人要為每一個超出的人交付贖錢五舍客勒,歸入祭司的銀庫〔民數記 3:40-51〕。
當以色列人從埃及、法老的權下被救出來,到了西乃山,傳下了律法,建立了會幕之後,神隨即有重要的指示,頒佈詳盡的敬拜生活潔淨條例,顯明神對選民的旨意和要求,也是以色列人對神對人、對自己當盡的責任和本分。猶太人給予本書的書名是【祂(耶和華)的呼喚】。耶和華神呼喚,對祂的國民有甚麼要求?我們注意到『聖潔』在本書出現頻密,數算一下,這字竟然出現了八十七次,而『贖罪』用了四十五次…顯然,『聖潔』與『贖罪』在利未記全書中佔著極重要的神學位置。
利未記中的五祭
獻祭是神的百姓必須經常作的,而且是信仰十分重要的表達,所以耶和華一連三次曉諭摩西說,『壇上的火,要常常燒著…壇上的火,要在其上常常燒著,不可熄滅…在壇上必有常常燒著的火,不可熄滅。』〔利未記六章9,12,13〕作者提出了五祭的規定:
1 .燔祭:火獻的一種,有時稱之為『上升之獻』,因為有獻祭的煙雲向上升去。這未必是敬拜者聖所首先獻的,卻是最常獻的,而且是全部獻給神的,完全燒在壇上,並不留不祭牲的任何部份。燔祭是神對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對神最根本的事奉,那就是將自己一切所有的完全獻給神,所以祭壇被稱為燔祭壇。
2 .素祭:素祭所獻的是植物,又其與平安祭都是『附帶祭』,不能單獨獻。平安祭當與燔祭同獻,但很少只有素祭與燔祭一起獻,素祭常隨平安祭,這兩種『附帶祭』常一同獻上。素祭是甘願的祭,這一點與平安祭相同,為感恩而行,都是自動自發的,絕不勉強。素祭有紀念的性質,是神要求祂的子民以此為紀念,紀念神對土地的祝福,豐富的賜予,獻者存感恩的心來獻,所以這祭是一種提醒及承認,使百姓記得神的恩惠;也是百姓藉著獻祭,使神與他們保持聖約的關係,所以獻上穀物,燒在壇上,成為馨香的火祭。
3 .平安祭:平安祭屬火祭,是附帶之祭,不能單獨獻上,須附在燔祭或贖罪祭中。素祭獻的是農作物,平安祭獻的是牲畜,卻不全獻,而是將祭物分給祭司及眾親屬享用。 平安祭與燔祭同為火祭,但兩者性質不同。燔祭表明尋求神的接納,而平安祭為尋求與神關係的建立,與神和好,也與人和好,得著神所賜的平安。人必須先有神的接納,才可進一步時著神所賜的平安。平安祭又名感恩祭,為感恩或還願而獻(利三1-5,七11、12;詩五十23),或是出於甘心樂意的奉獻(利七16;民十10;王上八63),都是為著人與神有交通,對神有愛的表示。
4 .贖罪祭:燔祭,素祭與平安祭,是尋求與神關係建立的祭物。另外還有兩種祭,是《救贖性》的祭:贖罪祭與贖愆罪。首先,贖罪祭雖有贖罪的性質,卻不是指故犯的罪,因為故意犯的要最重的懲罰。『以色列全會眾,若行了耶和華所吩咐不可行的甚麼事,誤犯了罪』〔利四13〕。人犯罪如果是明知故犯的,必須面對罪所得來的後果。誤犯的,因為自己疏忽,犯了罪還不覺察,就可以獻贖罪祭,有自新機會。犯罪雖無意,神的公義不能當有罪為無罪,仍要他承受某程度後果,可見犯罪是嚴重的事,不可當作無事,更不可因為神赦免而視作等閒。
5 .贖愆祭:贖愆祭主與是為人在耶和華聖物上誤犯了罪,或因對人虧欠而獻。贖愆祭犯者在聖物上有罪愆感覺,不僅應獻贖愆祭,而且應加以賠償,故這祭也稱為賠償祭。贖罪祭及贖愆祭有何分別?在某程度,兩者極相似,都是人『誤行錯事』不知道,後來才知道而獻祭。再細心研究,贖罪祭在人所犯的罪行,對神承認,願意贖罪而獻;贖罪介獻者對罪的意識沒有那麼清楚,即使看出自己犯罪,對罪仍沒有很具體的了解。贖愆祭獻者對罪就有很清楚的意識,所以認罪十分具體,在反省察覺時也實在看清,對上帝虧欠,對人虧欠損害,所以內心有罪愆感覺。罪愆不僅是對神的,也是對人的。第五章說明罪愆是人在神聖物上誤犯,而第六章指人對鄰舍財物之輕忽,都是不當的。人犯罪干犯神,在鄰舍方面行了詭詐,都是對人對人的關係上出了問題。他無論行了甚麼事,使他有了罪,亦必須承認,作出應有的賠償,以後不可以再犯。利未記以贖愆祭的條例來教導百姓,認罪悔改不是只在意念,必須有實際行動,才算徹底。
經文重點內容:利未記四至廿三章
• 贖罪祭,贖愆祭之規定。
• 潔淨律: 第十一章至十七章九節。
• 禁戒律: 第十七章十節至二十三章。
• 持守律: 第二十四章至二十七章
每日讀經思想問題
1) 利第四至七章:『贖罪祭,贖衍祭之規定』
a) 『誤犯了罪』是指無心之失,並非蓄意犯罪。連這些誤犯之罪亦要獻祭求神赦免。這規定讓我們對罪的認識有甚麼啟發?
b) 為何祭司犯罪會影響百姓,使他們也陷在罪裏〔四3〕?今天教會從適原則得到甚麼警惕?處理領袖犯罪時必須澈底仔細,因其後果會影響到教會整體。
c) 為何不同身份的人要獻上不同的贖罪祭牲?這是否表示身分愈卑微的人犯罪愈不重要?
d) 贖罪祭不只贖罪,也潔淨崇拜的地方。今日信徒在崇拜中認罪是否有類似的作用?
e) 昔日神的百姓如虧欠神的供物必須獻上贖愆祭,另作賠償。昔日百姓得罪人時,亦要向神及人承認,並作出適當賠償,今日信徒又應如何?
f) 『平安祭』有三種作用:表示感謝,藉此還願,甘心奉獻。平安祭是在各祭中惟一准許獻祭者分享祭物的祭。除獻祭者外,還可以與親友,特別是貧窮的,分享美食。這規定有甚麼意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利第八至十章:『祭司的膏立與職分』
a) 這三章中,有一句話不停地出現,這話對所訂立的規則有甚麼重要提醒?這些聽來十分繁複的規定,今天都不見了。研讀這些規則有甚麼意思呢?今天的基督徒又要遵守甚麼?
b) 拿答和亞比戶的死給我們甚麼警惕?
c) 第十章規定,凡進會幕事奉的祭司,清酒和濃酒都不可喝,免得死亡,這要作以色列人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為何喝點酒會引至如此嚴重的後果?對當時人有何教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利十一章至十四章:『生活的潔淨』
a) 第十一章中詳盡地記載有關食物的潔淨律例。不要忘記,以色列人當時生活在曠野,食物與水都是極度難覓維持生存之必需。神竟然定下如此嚴厲繁重的『不潔之物』條例。對百姓來說豈非百上加斤?更何況,到了新約時代,凡物都可吃。為何神對生活在曠野的百姓立下如斯卻又暫時的『潔與不潔』條例?
b) 『我是聖潔的,所以你們要成為聖潔』,這句話在十一章出現多次。按規定,人怎樣『才成為聖潔』?
c) 婦人生男孩,就不潔淨七天;生女孩,就不潔淨十四天。嬰孩女別不同為何如此分別?
d) 百姓患上皮膚病〔聖經稱作『大麻瘋』〕,便要被關十四天。若還未痊愈潔淨,便要獨居營外。摩西律法還顧及衣服和房屋的潔淨問題,你對此有何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利第十五至十七章:『疾病的潔爭,贖罪日,宰牛羊的規定』
a) 本章把人下身的排洩物定為不潔淨,立下許多潔淨的條例。這些規定有甚麼意義呢?
b) 十六章所記載兩隻公山羊〔十六6〕的待遇,有何屬靈的預表?
c) 『贖罪日』是以色列人重大節日,那日要刻苦己身,甚麼工都不可作。這節日有甚麼重大的意義?
d) 當時對在曠野的百姓來說,宰牛殺羊是極罕有的事。立下宰殺牛羊規定有甚麼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利第十八至二十章:『百姓與外人的關係』
a) 第十八章神曉諭百姓不可效法埃及人與迦南人的行徑。『與外人分別』如何應用在我們生活中?
b) 第十八章中,神特別警告有關淫亂雜交之罪。神說『我必追討那地的罪孽』,為何神對淫慾多次警告?
c) 聖潔不僅是不犯罪,也是積極地活出各樣美德。試十九章中列出聖潔生活的積極範圍與原則。這原則與馬太廿二36~40有出入嗎?
d) 百姓要將初熟的,即最好的果子獻給神,表示感恩,表示承認神是賜予者〔參代上廿九14〕。新約信徒在這方面應該怎樣表達呢?
e) 第二十章末重申耶和華百姓必須分別為聖的要求。甚麼算是『分別為聖』?〔參彼得前書一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利第廿一至廿三章:『敬拜之純潔』
a) 為何神對祭司選擇的標準這麼嚴厲?身體殘缺的人不可作祭司。這原則怎樣應用在今日教會選擇傳道人及選舉教會領袖上面?
b) 以色列人所獻的供物必須是純全無殘疾的。 這要求所表達的是甚麼信息?
c) 試從第廿三章列舉神所定的聖會,日期,目的和百姓所當做的事。這些聖會有甚麼共同點?今日信徒對神的救贖和恩典應怎樣回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