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週

        《一年讀經計劃》

第十七週

  經文:王下第十三章~代上第十八章

            《分裂的王國》

列王紀下的敘述從亞哈王死後開始,直至耶路撒冷被毀後不久,這段故事差不多有三百年。敘述開始時,以色列和猶大屬太平盛世時期;但及至書卷結束時,兩國都受到神的管教。貫穿全書的主線是宗教上的混亂,百姓在信仰上日益背道,先是以色列,後是猶大。作者詳細展示兩國的背道離棄耶和華他們的神怎樣直接引致國家的覆亡。

正如列王紀上一樣,列王紀下沒有試圖把這些年間發生的所有事件,作全面的記錄。作者卻對那些影響國家最終結局的個別人物或事件,作出神學分析。而分析的基礎,就是人對神的律法順服與否〔十七13~23;二十一10~16〕,尤其是那些見於申命記的律法。

列王紀上的結尾講述以利亞工作的完結,列王紀下的開首部分便記述以利亞繼任人以利沙的工作。二至八章敘述先知以利沙和亞哈的兒子以色列王約蘭週旋的連串事件。早前,以利亞主要應付君王,他的工作含有濃厚的政治與民族意味。雖然以利沙工作也有涉及民族或國家層面,但他的工作比以利亞牽涉更多層次,包括民族,宗教團體及個人。

以利沙並不是君王,卻在這卷主要講論以色列君王歷史的書中佔去許多篇幅,先知以利沙如此被重視,因為這與作者之寫作目的有關。作者寫本書卷之目的,並不是要記述歷史始末,而是要解釋兩個王國覆亡的原因。在列王紀上下,作者希望讀的人明白,以色列敗亡的最大原因雖然在於君王的政策,但這些君王在信仰上棄離耶和華,以及他們不聽從先知的說話,這才是國破家亡的主要因素。在列王紀下書卷中,作者只讚揚希西家和約西亞,因他們重視耶和華的說話,其餘的君王乏善可陳。

因此,作者記述以利亞和以利沙事蹟的重點就是:當君王依從先知的勸導,國家就興盛;當君王背棄神,不理耶和華藉先知傳達的信息時,國家就衰落覆亡。以利亞和以利沙的記述,包含許多耶和華先知得勝的事蹟。可是,當代宗教政治背道的洪潮卻不容易受到遏止。列王紀下不斷敘述的仍是兩國步向滅亡之悲慘故事。

      舊約以色列先知與君王

摩西是以色列民族第一位先知。因為耶和華直接向摩西說話〔申三十四10〕,所以他被稱為先知。摩西是這個偉大傳統,這個神聖職份的前驅,先知的信息源自藉摩西而來的啟示。不過,在摩西時代,先知在以色列人社會並不常見。

隨著王國興起,先知的角色起了變化。由於以色列百姓要求像列國一樣立王,撒母耳的角色便成為神權政權的守護者,先知的任務是確保神仍然是真正的君王,民族至高的主,世上以色列國及所立的君王只是神的代表。撒母耳確定了接他而來眾先知的角色:他們是神信息的傳遞者,而神是掌管君王的至高主宰。自撒母耳與掃羅之後,很多以色列君王治國時都有先知相配:大衛與拿單,亞哈與以利亞,希西家與以賽亞。

以利亞在以色列先知職分的發展上,擔演重要角色,因為他指斥以色列背叛神。他確立將來的先知是以色列違背聖約的起訴者,在他以後而來的眾先知都承接這角色,他們大聲疾呼,指證以色列人背叛上帝約的罪,勸告他們回歸悔改,以免被上帝刑罰,落在仇敵手中,像他們以前的君王一樣。以色列百姓的問題在於他們在耶和華神與外邦偶像之間搖擺不停。

以色列先知的職分在古代近東諸國中,是與列國不同的。其他民族都有『先知術士』,但這些『先知術士』都是操控他們神祇的人,要用他們的操縱力,驅使他們的神祇作事。但以色列的眾先知只不過是耶和華信息忠實的傳遞者,他們以上帝聖潔的話來指斥君王與社會。世上沒有別的國家像以色列那樣,統治者要向神負責,要聽先知的話。

『報應因果神學』可以說是列王紀作者衡量每一位以色列君王孰善孰惡的基礎。每個君王要麼像大衛那樣敬畏神,要麼像列王先祖那樣邪惡。列王紀作者深信神的律法之無上權威,並以此作為標準,評價君王『或善或惡』。摩西律法裏的福氣與咒詛〔參申命記二十七至二十八章〕成為列王紀作者解釋以色列歷史的權威架構。每一位君王或是順服而敬畏神蒙福,或是悖逆違約而遭咒詛。這種先知評價善惡方式的背後,不同結局的證明,肯定了摩西之約及律法是神權威的話語。對今日的教會及信徒而言,實在是當頭棒喝。今日的人,看重領袖者的才幹智慧,辦事能力,領導才華。成功神學佔據了教會衡量成敗得失的標準。事實上,列王紀的信息應該在今日的講壇上更多宣講,喚醒人對上帝標準的注意,敬畏上帝及以神的標準為標準的衡量準則。

列王紀第二個神學主題是預言的角色和重要性。這是一部預言歷史,注重耶和華的話怎樣在歷史上成就。因此,整卷書都貫澈著『預言-應驗』的主題。書中充滿這預言應驗的例子,君王邦國行邪惡的事,背叛耶和華他們的神,不理警告,自取滅亡。

作者對兩國覆亡的神學解釋,最能顯示作者的先知角度。兩國都曾受到神的『僕人眾先知』〔列王紀下十七23;二十四2〕預先地警告。可是,百姓仍然不理,繼續犯罪,拒絕先知的信息。神的預言果然應驗,使兩國敗亡。列王紀宣告這『報應因果神學』是所有人都應該謹記在心的。

每日讀經思想問題

1) 王下第十三至十七章:『以利沙卒』

a) 『然而他們不離開耶羅波安家使以色列陷在罪裏的那罪,仍然去行』〔王下十三6〕耶羅波安犯過甚麼罪,竟然在他死後對以色列有這麼嚴重的影響〔參王上十二25~33〕?對教會的領袖及家中的父母應有何提醒?

b) 為何以色列王始終未能廢去邱壇?在你生命中是否仍有不討神喜悅的事物,是你不能除去的?

c) 以色列這段歷史和眾君王的表現,給國家民族帶來的後果,與以色列人起初要求撒母耳為他們立王時的期望是否相稱?耶和華對他們的警告〔參撒母耳記上八6~18〕可曾應驗?這對我們及教會的抉擇有何提醒?

d) 以色列人的信仰受外邦人影響而成為混合宗教,他們犯了十誡中的那幾條誡命?今天基督徒同樣受到世俗的影響及壓力,我們怎樣才能站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王下第十八至廿一章:『每況愈下』

a) 希西家是好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正的事。但他受到亞述王西拿基立的攻擊。為何神不阻止亞述王的侵駱,對敬畏祂的王沒有特加保護,讓希西家面臨這些打擊?

b) 試比較希西家王和他父親亞哈斯王對強敵犯境的反應〔參王下十六章〕。他們應付強敵的方法及結果有甚麼不同?為甚麼他們有這樣的分別?如果你是他們,你又會怎樣作?

c) 希西家患病將死,向神求壽,病危者求醫治生存,是人的本性。希西家求神憐憫賜多十五年壽數。後來的十五年生命,希西家是甚麼樣的光景?究竟憑人意求取的額外機會及日子,是禍是福。你以為呢?

d) 聖經不斷重複『瑪拿西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神不斷差先知向王提出警告。這些冒生命危險警告王的眾先知,他們的忠心又有甚麼果效?值得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王下第廿二至廿五章:『最後哀歌』

a) 約西亞王修建聖殿,復得律法書。王差遣人招聚百姓,把律法書唸給他們聽。聖殿與律法書對民族個人之復興,有甚麼關係?

b) 聖經對約西亞王有極高評語,『在約西亞以前,沒有王像他盡心盡性盡力的歸向耶和華,遵行摩西的一切律法。在他以後,也沒有興起一個王像他。』〔王下廿三25〕然而,神讓約西亞被埃及王殺死在米吉多。你對這結果詫異嗎?你的結論是甚麼?

c) 約西亞死後,猶大國的形勢每況愈下,百姓被巴比倫王任意擄掠。為何耶和華不但容許敬畏神的好王約西亞慘死戰場上,並且容許災禍臨到祂的子民?

d) 耶和華對猶大的審判終於來臨。第二十五章,耶路撒冷陷落,聖殿被掠。你看到這結局,心中有甚麼感受?先知預言中的審判終於來到,讀完這卷書,你學到甚麼屬靈的功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代上第一至九章:『立約子民』

a) 讀《歷代志》時,我們必須明白歷代志並非前兩書的重述,而有特別重心。作者把焦點集中在大衛及所羅門所關心的信仰問題,要使以色列百姓在敬拜耶和華神得復興。他雖然雙重地強調王位與聖殿,君王與祭師,政治架構及宗教崇拜,但兩本書卷清楚只有一個中心,《百姓敬拜耶和華神的恢復》亦即《民族真正復興的焦點》。既然如此,為何作者在第一章便列明族譜?族譜對以色列人有甚麼意義?仔細讀族譜,回想你認識的人名及他們的故事,你有甚麼領受呢?

b) 第九章對利未人的分類及工作,詳細記載。你以為作者希望表甚麼?對神屬性與事奉本質有何提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代上第十至十四章:『大衛的興起』

a) 比較撒母耳記下五章及歷代志上第十一章,大衛受膏登位的記載,你看到有甚麼異同?歷代志是由甚麼角度來記述這事呢?

b) 勇士們歸順大衛,除了因為大衛個人的因素外,更因為受神的靈感動〔代上十二18〕,並且看見神幫助大衛。這對今天作屬靈領袖的有甚麼啟發?

c) 第十四章記載大衛求問神,神指示他攻打非利士人的方法,結果大獲全勝。今日神沒有直接這樣對人說話,我們怎樣知道神的道路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代上第十五至十八章:『大衛籌建聖殿』

a) 試比較大衛兩次迎約櫃的情況與結果〔十三,十五〕,並找出成敗的原因。這些原因能否對你的屬靈事奉帶來一些提醒和指引?

b) 在兩次舁約櫃之間,作者選記有關大衛的那三件事〔十四〕?作者希望傳達甚麼信息?

c) 第十六章記載著名的『大衛之歌』,細讀大衛的歌,聖靈向你說甚麼話,給予你甚麼提醒?這首讚美詩的中心信息是甚麼?

d) 當大衛迎接約櫃時,不顧王的尊嚴身份,因歡樂而跳舞歌唱,結果被掃羅女兒甲輕視。你在乎別人怎樣看你事奉的表現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